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4 20:12:06
【必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九篇

【必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九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培训心得体会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本次培训为期一周,走过了杭州、苏州、上海三地的一些名校,领略了各校的名师风采,也体现了我们XX县教育局敢于走出去的大气,重视基础教育,打破各地域教育教学理念的局限性。

本次培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听课、评课、专家讲座。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领略了苏州教材和上海教材的魅力,欣赏了他们的教学常态,鱼先进的教学理念,比如:苏州第二实验小学老师的《认识钟表》一课,向我们展示了交互排版的先进教学设备,是教学效果更好,让课堂更轻松,更有效。上海XX区第二中心小学的赵老师和谢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他们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全力追求的课堂境界。

在评课的过程中,上课教师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提出困惑,通过交流,互相探讨,最后获得共同的升华,得到许多宝贵的意见。如在《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中,该师就采用“漏斗形式”,将数学教学概念这一普遍的内容,很好地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让我对于概念教学这一块内容的教学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想法。比如谢老师的《植树问题》,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来概括,归纳。也有老师提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为教学这部分内容有了更多选择。这样的思想碰撞,十分难得,也十分珍贵。

本次培训,有幸请到了张天孝,潘小明等这样的专家学者来给我们作专题报告,它们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得到了在坐老师的认同和敬佩。我感叹于专家们的知识渊博,旁征博引的同时,也羞愧于自己的无知和知识的浅薄,更一次次撞击着我安于守旧,不求上进的可悲心态。比如,姜荣富老师就提出“让数学课堂有走向远方的力量!”都唤起了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责任感。有种“听君一常言,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我觉得本次培训不仅是对自己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高,更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涤,为我下一步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方向,我将向成为一名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而努力!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为期两天的培训真是让自己收获累累,特别是有关师德方面的培训,让我感慨良多。

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师德如何,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影响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要提高自身师德,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思想上,要常提醒自己“严格要求”。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榜样,是楷模,甚至是偶像。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思想境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就常提醒自己要严格要求,并努力做到: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教师更应该处处为人师表,不仅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可信,热情大方,而且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

3、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学习上,要常提醒自己“不断努力”。

学生寒假生活计划小学生寒假计划中学生寒假计划大学生寒假计划寒假实践总结寒假生活总结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师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加强学习。为此,我就常提醒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并具备以下意识:

1、终生学习意识。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迅速。教师只有如饥似渴的汲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观念,使自己成为学识渊博,教学本领过硬,学生认可、欢迎和喜欢的教师,才能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这种学到老,修养到老的精神永远鼓励着教师们要严格要求自己。

2、树立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学生。一个教师只有真正树立起终生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师德高尚、广博学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堪称楷模的师德风范,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智能结构合理而完整,能跟上时代步伐,能适应高速发展社会需要的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获得学生、家长、社会如诗如歌地赞美。

三、工作中,要常提醒自己师爱是教育之本,爱心是教师之魂。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教师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当然情绪也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更何况处于幼稚的学生中间,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问题和烦恼,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勃然大怒,乃至过激行为。为此,我就有必要常提醒自己做到“宽容”、“耐心”和“自控”。

总之,要提高师德,关键是要提高教师修养的自觉性。我必须经常提醒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上提高修养的自觉性,应着眼于自己思想的转化,把道德规范、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继而表现为自己一贯的道德行为。这样,师德才会在我们的心中。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从暑假开始的共16天的初中英语教师全员培训顺利落下帷幕。这次培训是由市教研室和县教研室牵头,派专家教师针对大家最薄弱的环节进行一系列专项培训,涉及了英语语音、听力、翻译、课堂用语和演讲技巧以及说课等方面。县教育局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在培训的动员会上教育局局长多次强调大家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真听课认真完成辅导教师布置的作业,努力让自己成为优秀的英语教师。这次培训学习填补了我们缺失的知识,提高了我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我收益颇多,感慨万分,以下是我的些许感受。

首先,教师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听课中我发现x老师和x老师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个,善于模仿的学生才可以拥有地道的英语;善于使用多媒体、歌曲、画画、影像作品等直观辅助教具,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课堂知识丰富;教态自然亲切,诙谐幽默,表情丰富。特别是吴老师,非常善于师生互动,愣是把枯燥的培训变成了生动的课堂,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自己喜欢的教师面前畅所欲言。

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一位大学老师能在炎热的暑期来到xx要连续给我们上8天的课,,面对面的一一考试,难能可贵呀!得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在课务很重,一周有18节课,有时一天要上6节课,在完成学校课务的同时又利用本该休息 ……此处隐藏8238个字……事情,都想得到培训的机会。可机会难得,学校经费有限,所以成为大家角逐的舞台,让本来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件实事,可实事办不实便成了摆式,来了培训指标,一些学校不管培训的方向是否对口,按照顺序进行安排,使培训工作不能落到实处,造成授课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听课教师在下面昏昏欲睡地“参与”。即使是在听,也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一动不动”。培训结束,大家“百度一下”,复制粘贴,培训总结便算完成了,学校也不会进行相应的检查反馈,漠然置之,受训教师不反思、不总结、不交流,一次简单的汇报便草草了事,回到工作岗位后照例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变调的培训便由此而生,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成了陪着训的教师,耗了宝贵时间,收效却甚微。甚至在某些教师看来是唯一公费出门的机会。到了目的地,他们先联系亲朋好友聚一聚,然后再到当地旅游景点转一转,放飞心情,乐不思蜀,而把培训任务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忘记了培训学习是教师的“加油站”、“磨刀石”,是为了更好地储备教育教学潜能。

教师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得到发展,形成自我们风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既可以称之为专家型教师。如果我们能达到德才兼备,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在不懈努力中成长为名师,也能够水到渠成。想成为一名名师和教育专家不仅自身要有高深的情操、高深的教育素养,还要研究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自我加压、不断学习、完成人生的蜕变的过程中,教育培训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巨大作用,必不可少,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推动了教师培训的发展,教师培训可发挥的空间很广阔,希望我们的培训能切实转变观念,把培训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对培训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在与时俱进中进行创新,真正的让培训成为中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助推器!

培训最终是让参与培训的教师获得非同一般的感受,拓宽自己狭隘的视野,能把带回来的东西运用于实践或者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得到成长。专家如果能有的放矢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只有这样,培训才能做到针对性强,让教师感兴趣。因为触动了教师的内心需求,得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参训教师们自然听得认真,听得进去,能带回来,而且受用。正视教师知识结构的差异,在教育工作中的迷茫疑惑之处,充分考虑到学习的实效,真正认识到教师的实际需要。活化学习方式,使教师乐于学、善于学、勤于学;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同需求,细分培训类型,对科任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校长实施有差别的个性化、特色化培训;培训激励机制要奖惩并举,将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对教师的使用、提拔、调动、奖惩等挂起钩来,使教师在培训中得到实惠。

搞好教师培训工作,需要参与培训工作的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学校和教师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尤其是参训教师要端正态度,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选择自我发展需求强烈、专业成长愿望迫切的教师参加培训,并将教师培训作为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管理、监督和考核,这样方可使教师培训工作真正起到加速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从而引领教师走出山重水复的职业倦怠、获得振聋发聩的惊醒,感受源自教育科研前沿的理论清风。走出“陪训”的樊篱,让教师培训源于实际,彰显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如此才能让教师将培训所获运用于实践,解决教育教学的真问题,进而收获成长。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9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乃至课外的教与学活动中。这次培训,学习内容非常实用,他们(她们)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信息化环境的运行与维护、数据的统计处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术新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白板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方面展开培训。还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教师如何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导与帮助。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4、通过培训,使我们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依据、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时间分配、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通过培训,使我们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和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好地应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培训是我的荣幸!我会不停地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必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